焊接生产过程中的焊接工艺
(1)制定焊接工艺的内容
1)合理地选择焊接方法,确定相应的焊接材料。
2)选定合理的焊接参数,如焊条电弧焊时的焊条直径、焊接电流、电弧电压、焊接速度、施焊顺序、焊接层数等;埋弧焊还要规定焊剂种类;气体保护焊要规定气体种类、流量、焊丝伸出长度等。
3)制定其他措施并规定参数,如预热、缓冷的要求,后热、中间加热等焊后热处理的要求,胎卡具的要求等。
(2)制定焊接工艺应遵循的原则首先是保证质量,即焊接接头无论外形尺寸或内部质量都要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;然后要考虑生产效率,即要便于施焊,可达性好,翻转次数少,可利用胎卡具及机械化辅助装置使焊件在较方便的位置施焊,或实现机械化或自动化焊接,总之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。为了优选经济、高质、高效的焊接工艺方法,除应用电弧焊、电渣焊、电阻焊及钎焊等专业书及资料介绍的焊接方法的知识以外,了解各种工艺方法的生产特点也十分必要,这些特点系指各工艺方法的适用范围,如基本金属的种类、厚度、焊接位置、焊缝长度等;对材料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的要求,如坡口准备、焊前清理、焊后热处理要求;对焊接所需辅助装备、机具的要求,辅助工序的复杂程度;焊接接头的质量及其稳定程度;经济指标,如劳动生产率,设备投资等决定的生产成本,工人的劳动条件等。常用熔焊方法的生产特点见表5 -19,可在制定焊接工艺时参考。
材料加工工艺
包括钢材预处理在内的焊接生产的材料加工指装配焊接前的准备、加工,这是指对绝大多数焊接结构的基本材料—金属轧材的一系列加工,如包括矫正(校直)、清理、表面防护处理、预落料等的钢材预处理;划线(号料)、切割(下料)、边缘加工、成形(包括弯曲)及焊前的坡口整理等。
它约占全部加工工作量的25 %~60 %。如果材料的加工工艺不良,即毛坯质量差,或是尺寸误差大,缺乏互换性,或是坡口加工不合适,或是零件不规矩、有变形等,这都使装配困难,焊接质量下降,有时根本不能装配,需要修整,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。
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装配焊接技术,则要求更加严格,否则将产生焊接缺陷,故为获得稳定的焊接生产过程,保证优良的产品质量,制定合理的材料加工工艺是很重要的。下面分述几种主要的材料加工工艺:
②浇注位置的确定 :依据“大流量、低流速、平稳洁净地充型”的原则,为了尽可能
使铁液充型后型腔内温度场均衡,针对横梁铸件的结构特点,而且还要考虑生产成本的节
约,为此内浇口设在铸件长度方向单侧面的中心部位,这样能缩小砂箱内径尺寸,而且两个 内浇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
1000mm,是为了让两端总高度不高的地方多进铁,从而达到型腔 内铁水温度均衡。③工艺参数的确定 :铸件留了机械加工余量,其中上部为 +20mm,下部、侧部均为 +15mm。该铸件的砂芯全部为有芯头砂芯,为了确保内腔泥芯不抬起撞穿,在上箱非加工面 上安放了泥芯撑。④浇注系统的设计
:按照大孔出流理论设计浇注系统,球墨铸件宜即采用半封闭 式底注浇注系统,这样有利于铁液平稳进入型腔,也有利于熔渣的上浮。较小截面积设置在
内浇口上,各组元截面积比这∑ A 直∶∑ A 横∶∑ A 内= 1.25 ∶ 1.55 ∶ 1,因此只需计算 出较小截流面积∑ A
内,即可确定其余各组元截面积。
-/gjcggf/-
http://hongjia99.cn.b2b168.com